欢迎访问黑料吃瓜网

10年专注吃瓜

吃瓜质量有保 售后7×24小时服务

24小时咨询热线:4006666666
联系我们
tel24小时咨询热线: 4006666666

手机:13999999999

电话:010-8888999

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地址: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

您的位置:首页>>吃瓜入口>>正文

吃瓜入口

“哦,这便是鲁迅!”:108岁的马识途回想文坛名家

发布时间:2025-05-05 点此:861次

《那样的年代,那样的人》,作者:马识途,版别:人民出书社 2022年1月
看到鲁迅
关于鲁迅,我是看到过的,我说的是看到过的,不是说见到过的。像鲁迅这样的大文豪,在他逝世前,我还不过是一个中学生,怎么可能和他相见过呢?但是我确实看到过他,并且有两次,我毕生难忘。1932年,我在北平大学附高中上学,那个校园的校长是留学法国回来的教授,建议自在相等博爱那一套,所以民主习尚比较稠密,有许多思想前进的同学,同班有一个叫张什么的同学便是一个。有一天他约我出去听一个演说会,我问他谁的演说,他说去了就知道。咱们到了平和门外师范大学的大操场上。他才告知我说是一场隐秘聚会,并且主要是听鲁迅的演说。我能被隐秘告知来听鲁迅演说,我也算是前进分子了,我很快乐,还有点满意。
不多一瞬间,看见一个个儿不高比较瘦的半大老头登上桌子,没有人介绍,也没有客套话,就开端讲起来。哦,这便是鲁迅!鲁迅讲了些什么,他那个声调我听不清楚,我好像也不想听清楚,能第一次看到鲁迅,并且在这种场合看到鲁迅,也就够了。不多一阵,鲁迅讲完,遽然就从桌上下去,消逝得没有踪迹。我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分讲完的。人群纷繁散去,咱们也回平大附中去了。
在路上,张同学才对我具体地讲关于鲁迅的状况。他说,鲁迅是我国最巨大的文学家,我国新文化的领军人物,怜惜我国革命。反动派特别忌恨他,所以这次他是隐秘到北平作演说,知道的人不多,你不要告知他人。我说:“我在初中时就读过鲁迅的《狂人日记》,很崇拜他。你约我去,让我看到了鲁迅,我很快乐。”从此,我就成为他们前进分子的一员了。
初识汪曾祺
我和汪曾祺知道是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,那正是抗战时期。我和他都是中文系的学生。他高我一年级。有一次,中文系出一个布告,那种别有风味的书法,引起我这个喜好书法者的留意。我问同学,这是谁写的?同学告知我说,是汪曾祺写的。汪曾祺是谁?同学答复,是咱们系里的一个文人。他写得一手好字,更写得一手好散文,颇得朱自清、沈从文教授的欣赏,是沈从文的及门弟子,其貌不扬,却为人洒脱。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汪曾祺这个同学。后来因为西南联大实施的是学分制,我和他虽不同年级,却一起选了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造课和闻一多先生的“楚辞”“唐诗”几门课,所以在课堂上就知道了。但是相交淡若水,没有多少交游。
那时我看过他写的字,也读过他宣布的散文,觉得都很超卓。他的散文浓艳清丽,读来别有情趣。从艺术上说,很有特征。我也传闻沈从文说过他自己的散文赶不上汪曾祺,还传闻过汪曾祺为人捉刀写论文(其时以交一篇论文或著作作为期末考试卷),交到闻一多先生那里,闻先生看了说,这篇论文比汪曾祺交的论文还写得好一些。有这样的作业,可见他也受闻先生的欣赏。
那时咱们知道,我却未想和他交游,就因为他是一个洒脱的文人。我尊重他是咱们中文系的一个文人,从艺术上我也欣赏他的散文,但是我并不欣赏他的散文那种脱离抗战实践的倾向,特别是他们那一些文人过的洒脱日子,也便是睡懒觉,泡茶馆,打桥牌,抽烟喝酒,读书论文,吟诗作词,名士风流。这时合理抗战时期,这种玩世情绪和洒脱日子,就为校园的前进同学所诟病。不说他们花天酒地,也是政治上不求前进的吧。我则认为他们爱国进步之心是有的,仔细研讨专业是可取的,政治上居于中间状态,是咱们争夺联合的目标。事实上他们后来都卷进到学生运动中来了。汪曾祺便是这样一个常识分子。
闻一多先生无法刻图书印章
闻一多先生学识渊博,诗书画印,无不谙熟,加上他早年学艺术,中年攻古文,关于甲骨、金石、篆刻一类的功夫,造就很深,要刻几方高雅方正的图书印章,是挥洒自如的。并且他在这方寸之地,布局构图,别出心裁,刀法的遒劲,更是可贵。
在篆刻中正如他的诗、画和文章相同,规矩严谨而又恣肆汪洋,在小小的方寸上也可见他那热情洋溢却并不失于放纵的性情。作为艺术,这可算是上乘了。但是闻一多先生并无意从事这种艺术发明,而是靠这个卖钱,以补经济上的困难,叫妻子的病能够得到医治,孩子们能够吃饱肚皮,使一家革除冻馁之虞罢了。
他的时刻原本能够多用来研讨我国文化,他有许多心中有数的著作需求动笔,但是不能。为了活命,不得不从事这样的“小手工业”,真叫斯文扫地。这可算是其时国统区常识分子的悲惨剧了。
闻一多
闻一多先生刻图书印章本是雅事,但来求刻的大多是俗人。那个年代,一般有常识涵养的人,一天凄凄惶惶不行终日,哪有余钱戏弄精致,托闻一多先生刻几方图书印章呢?来求刻图书印章的多半是那些家财万贯,而又慕闻大师之名,想用大师精巧的图书印章,进步自己的身价。这却苦了闻一多先生。不刻吧,没有这额定收入,并且你挂着牌子,人家按“润例”付钱,真是“规规矩矩和你经商”,你能回绝吗?闻一多先生明知这些脑满肠肥的人哪里懂得什么艺术,但是他却从来不苟且,每一方都精摹细琢。他的苦衷是,不向达官贵人乞讨了,却不得不乞灵于那些钱袋,他依然感觉这是精神上的耻辱。
吴宓教授怒击潇湘馆
吴宓关于我国文学也是很有研讨的,他特别垂青《红楼梦》,垂青《红楼梦》里的很多人物,特别垂青林妹妹林黛玉。不只垂青到爱林妹妹,关于林黛玉的全部行径都认为不行更改、不行猜疑到一种崇高的境地,甚至连林黛玉的居室、用具以及侍婢都是有必要尊重、不得轻渎的,所以就产生一件趣事。
吴宓
那一天我和几个同学正在潇湘馆“坐茶馆”,还预备吃湘菜,遽然看到吴宓教授拎着手棍,气冲冲走过来。他到了门口,大声叫嚣:“你们敢用潇湘馆这个姓名开饭店,这是对林黛玉的凌辱,荒谬绝伦!”所以他不由分说用手棍乒乒乓乓地把玻璃门窗打得稀烂。这馆子的姓江的老板听了不知道产生了什么事。出去一看,是吴宓教授,他正在那里为林黛玉而战役呢。
他责问江某:“你为什么敢用‘潇湘馆’这个姓名?”江某答:“咱们是湖南人,潇湘人也,所以用潇湘馆这个姓名。”吴教授还在气愤:“你知道潇湘馆是谁的当地?你们怎用这个来开馆子,凌辱了林黛玉!你们有必要改,立刻改!”一堂的同学都啼笑皆非,谁敢去和这位闻名教授讲理呢?江某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讲理的事,只好恭敬地说:“好,咱们改,立刻改。”吴教授这才消了气,提起手棍走了,还说:“这太不像话,凌辱……”
我们都劝江某:“你就改了吧,潇湘馆但是林妹妹的崇高之地哟。”
一代女才人、散文家杨绛
杨绛是我国有名的女作家,风景美好的江南的女文人。身世高门,自幼聪明,结业于清华大学,中英文通晓。很早就创造新剧,蜚声上海剧坛。她其时与也是闻名的学者的老公钱锺书在上海齐名。但是她比老公钱锺书的名望还大一些,所以人们不称“钱锺书的杨绛”,却称“杨绛的钱锺书”。后来是钱锺书成为大学者,出书了学术名著《谈艺录》和文学名著《围城》,蜚声全国,我们才正称号“钱锺书的杨绛”,究竟老公比妻子更有名了。这曾经是一段文坛美谈,却是逐步湮灭了。
钱锺书和杨绛解放后都在外国文学研讨所作业,是研讨外国文学的两根台柱子。钱锺书在中西文学的研讨上硕果累累,在学术界盛名日升,如日中天,以致构成人心所向的“钱学”专门学派了。此刻的杨绛,尽管也从事重要外国文学著作的翻译,如塞万提斯的《唐·吉诃德》,一起也有别具风格的较为超卓的散文著作。至于她也拿手的长篇,除了《洗澡》等三本著作,再未见长篇。很明显,她是为了突显钱钟书而有意“藏拙”的,从这一点更看出她的高风亮节。一代女才人、散文家杨绛,是我久所敬慕的,却无缘一睹风貌。
八次全国作代会我去参与了,我认为能看到这位年逾百岁的长者。她却称病未能到会。不久,九次作代会将开。我的身体如好,我会去参与,或许还有时机一亲风貌。但是从报上得知,她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了,享年105岁。如此高寿离去,不用怅惘。我遽然心血来潮,作了一首随口溜,认为博笑。
百岁作家有两个,杨绛走了我还在。
若非阎王打梦脚,便是小鬼扯了拐。
途中醉酒打模糊,签到告知忘了带。
活该老汉偷倒乐,读书码字且畅怀。
本文选自《那样的年代,那样的人》,较原文有删省修正,部分小标题为编者所加,非原文一切。已获得出书社授权刊发。
原文作者丨马识途
摘编丨安也
修改丨张进
导语校正丨赵琳
告发/反应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24小时咨询热线:

4006666666

微信咨询
不打烊718吃瓜网
返回顶部